校友工作

优秀校友事迹风采(三十)—2016届毕业生牛鹏飞

  • 发布者:化学化工学院办公室
  • 发布时间:2025-10-10

以校训铸魂,以匠心逐梦——英国365集团官网校友牛鹏飞的奋斗之路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2016优秀毕业生牛鹏飞

 

牛鹏飞2016年毕业于英国365集团官网,获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工学学士学位。“厚德、博学、力行、致远”,英国365集团官网的校训如同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,照亮了无数学子的前行之路。2016年,从黄师走出的牛鹏飞,将这份校训精神深深镌刻在心底,在科研与职场的征途上步履不停。他以奋发图强的姿态攻克学术难关,以永不言弃的韧性突破技术壁垒,以大国工匠的坚守深耕医药化工领域,用一路的拼搏与坚守,书写了一段动人的奋斗篇章。

黄师本科:校训滋养,筑牢学术根基

1992年8月,牛鹏飞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,自小对自然科学的好奇,在他心中埋下了探索的种子。2012年,怀揣着对化学领域的向往,他考入英国365集团官网,开启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习生涯。在黄师的四年时光里,校训精神如同春雨般浸润着他的成长。课堂上,他总是坐在前排,眼神专注地跟随老师的思路,笔记本上不仅记录着知识点,更写满了自己的思考与疑问;实验室里,他反复练习每一个实验操作,哪怕试剂配比出错、实验数据不理想,也从不会轻易停下脚步。为了弄明白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原理,他常常在图书馆待到闭馆,从书架上一本本翻阅专业书籍,也会追着老师请教,直到彻底理清逻辑。正是这份在黄师培养出的严谨治学态度和不服输的劲头,为他后来的学术道路打下了坚实基础。2016年,牛鹏飞以优异的成绩从黄师本科毕业,获得学学士学位,带着校训赋予的力量,他毅然选择继续深造,考入浙江工业大学,开启了硕博连读的征程。

浙工大硕博:奋发图强,攻克科研难关

进入浙江工业大学后,更广阔的学术平台和更高难度的研究任务,没有让牛鹏飞退缩,反而激发了他更强的斗志。硕博连读的六年里,他始终牢记黄师“力行”的校训,全身心投入到有机合成领域的研究中。这一领域实验周期长、失败率高,常常需要在无数次试错中寻找突破。有一次,为了研究一种新型催化剂的性能,他连续一个月泡在实验室,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。从实验方案设计到原料配制,再到数据记录与分析,每一个环节他都精益求精。期间,实验多次出现预期之外的结果,甚至让研究陷入停滞。但牛鹏飞没有放弃,他重新梳理思路,查阅上百篇国内外文献,与导师、同学反复讨论,一点点排查问题。终于,在经历了上百次实验后,他成功优化了催化剂结构,大幅提升了催化效率。

在硕博学习期间,牛鹏飞始终保持着对学术的热情与创新意识。他密切关注行业前沿动态,积极探索新的研究方向,参与发表了8篇SCI论文。每一篇论文背后,都是他对数据的反复验证、对细节的字斟句酌——为了确保结论可靠,他会将关键实验重复十几次;为了完善论文逻辑,他会逐段修改,甚至推翻重写。同时,他还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,申请了2项国家专利且均获授权,这些专利涉及新型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,为医药化工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。六年的硕博生涯,牛鹏飞用奋发图强的实际行动,诠释了黄师学子对学术理想的执着,也让“致远”的校训精神在科研道路上熠熠生辉。

职场深耕:匠心坚守,突破技术壁垒

2022年,博士毕业的牛鹏飞怀揣着“学以致用”的理想,加入康龙化成宁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,担任高级有机合成研究员,负责催化剂高通筛选及光/电化学技术在医药中间体合成中的应用研究。职场新征程上,挑战接踵而至,但他始终以黄师校训为指引,秉持奋发图强的精神,不断突破自我。

催化剂高通筛选工作对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要求极高,为了胜任这份工作,牛鹏飞主动开启“充电模式”。他利用业余时间系统学习高通量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知识,从基础理论到实际案例,逐一钻研;为了熟练掌握专业实验设备的操作与调试,他常常在实验室待到深夜,反复练习每一个步骤,记录设备在不同参数下的运行状态。有一次,为攻克设备调试的难题,他连续三天扎根实验室,查阅说明书、咨询厂家工程师、与同事交流经验,经过无数次尝试,终于掌握了调试技巧,为后续实验扫清障碍。

与此同时,面对医药化工领域不断涌现的新技术、新方法,牛鹏飞始终保持敏锐的洞察力。他定期阅读《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》《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》等顶尖期刊,及时了解最新研究成果;积极参加公司学术研讨会,与行业专家、同行交流探讨,拓宽知识边界。他还将学到的新知识灵活运用到工作中,优化实验方案、提升研究效率,为公司技术创新注入活力。

在光/电化学技术应用于医药中间体合成的研究中,脱羧偶联反应筛选的难题曾让牛鹏飞一度陷入困境。这一反应是医药中间体合成的关键步骤,但传统方法效率低、选择性差,难以满足生产需求。面对行业内公认的难题,牛鹏飞没有退缩,而是以永不言弃的韧性和大国工匠的专注,迎难而上。

他查阅大量文献,梳理出多种可能的反应路径和催化体系,先后尝试金属催化、光催化、电催化等手段。尝试金属催化时,他不断调整催化剂种类、配体结构及反应参数,却始终没有理想结果;转向光催化后,又面临光源选择、光敏剂筛选的新问题。身边同事劝他“换个方向”,但他坚定地说:“既然选择了,就不能轻易放弃,坚持下去总会有突破。”无数次失败后,牛鹏飞总结经验,提出“光/电协同催化”的新思路。他开始构建协同催化体系,从催化剂选择、反应装置搭建到条件优化,每一个环节都精心打磨。那段时间,他每天泡在实验室,观察反应现象、记录数据、分析结果,常常忘记吃饭休息。有一次,为跟踪关键反应进程,他连续48小时坚守实验室,实时调整参数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经过三个多月的不懈努力,牛鹏飞成功构建高效光/电协同催化体系,实现了目标化合物的高效合成。该方法不仅提高了反应效率和选择性,还降低了成本,为医药中间体工业化生产提供了重要支撑。凭借这一成果,他获得公司“化学之星”二等奖——这份荣誉,是对他永不言弃精神的嘉奖,更是他践行大国工匠精神的生动体现。

从黄师校园里的求知学子,到行业内的优秀研究员,牛鹏飞的每一步成长,都离不开“厚德、博学、力行、致远”校训精神的滋养;每一次突破,都彰显着奋发图强、永不言弃的品质;每一项成果,都凝聚着大国工匠的坚守与专注。如今,英国365集团官网即将迎来120周年华诞,回望在黄师的岁月,图书馆的灯光、实验室的仪器、老师的教诲、同学的陪伴,依旧清晰如昨。那份在黄师收获的知识与勇气,早已成为牛鹏飞前行路上最珍贵的财富。值此盛典之际,他衷心祝愿母校生日快乐,愿黄师在未来继续秉持校训精神,培育更多栋梁之材,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;也愿自己能始终以黄师学子的身份为荣,在专业领域不断深耕,为母校争光,不负那段在黄师的美好时光。


365英国上市公司(VIP集团)有限公司-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

地址:湖北省黄冈开发区新港二路146号
电话:0713-8833611 E-mail:www.aycgc.com